走出大山、走出藏地,迎接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甘肅省卓尼縣木耳鎮(zhèn)藏族牧民全尕扎次力感慨良多:“以前打工工資沒有保障,如今政企合作幫扶我們在蘭州市打工,我感到工作很踏實。”
近日,一輛載著31名建筑工人的“幸福大巴”從卓尼縣出發(fā),一路行進來到中建八局西北公司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項目部。這31名建筑工人,年齡*小的29歲,*的48歲,全尕扎次力便是其中一員。今后的一段時間,他們將在這里學習知識,精進技能,用勤勞去改變生活。
卓尼縣官方披露,近年來,在政府與幫扶企業(yè)的共同努力下,當?shù)卮蟛糠纸n立卡貧困戶已實現(xiàn)脫貧。針對個別少數(shù),當?shù)卣c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確定了合作意向,并成立了卓尼縣勞務輸轉公司,聘用有意愿外出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輸送到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所屬項目務工。
卓尼縣外出務工人員大多初次外出務工,技能不成熟。為此,中建八局對卓尼縣務工人員開展崗前培訓,每天早班會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工作安排,每周利用農民工夜校進行技能培訓,為他們安排師傅,以“老帶新”,不斷提高技能水平,讓他們掌握自主就業(yè)能力。
此外,他們中大多沒離開過家鄉(xiāng),生活習慣、語言溝通等與工地其他工人截然不同。為了能讓卓尼縣務工人員盡快適應工地生活,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項目部成立工會聯(lián)合會,把他們納入項目工會管理,由帶班組長擔任工會聯(lián)合會委員,為其工作生活提供保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卓尼縣木耳鎮(zhèn)黨政辦公室副主任劉津虎說:“與中建八局開展勞務就業(yè)扶貧,這不僅是簡單的提供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幫助務工人員學習、掌握一項技能,從根本上脫貧。”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甘肅經理部副經理朱志男表示,會把施工項目打造成為卓尼務工人員的培訓學校,切實做到既為務工人員提供一份有保障的工作,更要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增強本領,徹底脫貧。
“卓尼縣政府聯(lián)合企業(yè)給了我們這么好的工作平臺,我們一定學好技術,踏實工作,爭取早日脫貧。”務工人員李折什保如是說。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