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果蔬烘干機是解決農業(yè)生產“靠天吃飯”“靠天晾曬”的重要手段之一。5月23日,桂林市農機局專題調研組到平樂縣深入調研農機購置補貼項目“果蔬烘干機”實施開展情況。據了解,目前該縣烘干機利用已初具規(guī)模,全縣辦理購置補貼烘干機達1343臺,烘干農產品12394噸。
平樂縣是柿餅大縣,也是桂林市率先推廣果蔬烘干機的縣(區(qū))之一。據悉,2017年月柿種植面積達到19萬畝,產量約57萬噸,柿子生產加工成為該縣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yè)之一。
近年來,市縣兩級農機部門把果蔬烘烤技術應用推廣作為助農增收的大事要事來抓。自2015年引進適合烘烤柿子、紅薯干加工的果蔬烘干機后,有效解決了該縣果農“靠天吃飯”的困擾,讓果農不再為潮濕陰雨天氣無法進行柿餅加工而擔憂,避免了因柿餅爛掉而給果農造成的巨大損失。據悉,天氣好時,傳統(tǒng)柿餅的晾曬需要15天左右,使用果蔬烘干機制作柿餅時間可縮短一半,且烘得均勻,柿餅色澤亮麗口感好,深受客戶好評。
與此同時,烘干機的投入使用也促進了生產加工業(yè)發(fā)展。通過調動閑置勞動力,吸引外出打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增加了大量的就業(yè)崗位,全縣涌現出一大批運用機械烘干的農產品加工專業(yè)村、合作社和加工大戶。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全縣柿餅、紅薯干加工戶約1000戶,烘干農產品12394噸,銷售額達到1.4億元,可安排從業(yè)人員約2700人,加工戶年均增收1.4萬元。
市農機局表示,“平樂經驗”堅定了市縣兩級農機部門推廣果蔬烘干機的信心。下一步將加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宣傳,爭取讓更多農戶享受到更優(yōu)越的農業(yè)生產條件。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